他记得【回答】这首诗。
于是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那段关于“卑鄙者”和“高尚者”的经典诗句。
他顺手在“卑鄙者”上划了一个圈,旁边落下了一个“?”。
江舫漫无边际地猜测,难道【回答】的药效,是可以改换性情的?
埋葬人心中的【高尚】,让人成为【卑鄙者】,从而获得胜利?
彼时,江舫当然不知道自己直接触及了【回答】道具的实质。
他用笔端在笔记本上敲击两下,继续推测下去。
这样说来,这就是唤醒人类内心“卑鄙”的靶向药物?
不。
“卑鄙”这个概念似乎过于单薄了些。
或许可以将其理解为“欲望”。
如果它能够放大人内心的欲望,就像是在人心的天平上一点点地添加筹码,让其沉沦且不自知,更加合理且可怕。
推想到这一步,江舫不禁感到好笑。
那这么说来,自己还未必能死得了。
而且这药对自己的影响,需要打个问号了。
因为江舫想来想去,都推想不出自己的欲望会是什么。
他并不缺钱,不沾烟酒,在吃喝住用上也没有特别执着。
赌博只是他谋生的手段之一,所以他也不好赌。
甚至人人都有的求生欲,他也欠缺。
他活下去、回到现实的欲念也不很强烈。
江舫想要的,早就不存在了。
而习惯了自由的鸟,可有再眷恋鸟笼的道理吗。
既然一时间想不到答案,江舫也就不想了。
他又用笔在《回答》这两个字上打了个圈。
他的思考更深入了一步。
迄今为止,江舫也不敢完全确定,此【回答】是不是彼《回答》。
如果负责撰写游戏文本的人,只是随便起了一个名字呢?
如果《回答》这首诗的前两句过于有名,江舫也不会往这个方向想。
换其他人来,或许只知道“卑鄙者”和“高尚者”这两句流传度最广的,未必能和《回答》这个诗名对号入座。
是他想多了吗?
最好是。
否则的话,这背后透露出的讯息,就过于让人毛骨悚然了。
——游戏的策划者,在一点点摸透他们的文明,并运用属于人类的文明,设计出一个个道具和副本。
这种感觉真是又奇妙又恐怖。
在江舫的神思一路走远时,他竟听到了南舟的声音:“舫哥,晚上吃什么?”
他的注意力瞬间归位,望向了手边的录音笔。
这段对话就发生在约一个小时前,是以江舫还有些印象。
他甚至默默接上了自己下一句的提问:“你想吃什么?”
南舟点菜:“苹果馅饼。”
江舫:“我们还有苹果吗。”
南舟:“我带出来的不多了。”
南舟:“……唔。那我们就先不做了吧。”
那时的南舟不死心的小眼神应该是相当可爱的。
因为江舫听到自己发出了一声温和的笑:“对不起啊。以后到了有苹果的地方,我们再补充库存。”
这段对话很是寻常。
但江舫皱起了眉。
他听过许多遍自己的声音,却从没听过这样让人直起鸡皮疙瘩的温柔。
更让他不能理解的是,他鬼使神差地将这段没有丝毫意义的录音动手倒了回去。
倒回了几十秒前后,江舫松开了手。
刚刚好,他听到南舟叫他“舫哥”。
冷冷淡淡的语气,却不知添加了什么样的助燃剂,让他的心轰然一下燃烧起来。
江舫把指尖抚在录音笔出声口的位置,上上下下地摩挲,用指端感知他的声音。
仿佛这样就能触摸到那人开合的唇。
柔软的,漂亮的,温暖的。
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后,江舫霍然松开手,信手将录音笔扫到了床下。
录音笔在柔软的地板上蹦跳两下,甚至连稍大一点的声音都没有发出,就轻而易举地在江舫的心里激荡出了让他头皮发麻的回音。
他什么时候可以和南舟许诺“以后”了?
江舫立即为自己的怪异行径找到了可解释的借口。
这是“吊桥效应”。
脚底下是不见底的万丈深渊,是吱吱作响、随时会断裂开来的吊桥。
两个人走在当中,紧紧相拥,都误将恐惧的心跳当成了对彼此的爱恋。
这对向来恐高的江舫来说,更是最危险不过的事情了。
他闭眼捺紧眼角,强逼着自己从这无端且无用的情绪中走出。
他没有等来不适的结束,倒是先等来了南舟。
发烧的南舟,碰巧在做同一段梦。
他走入一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