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也不是头一回做帮凶了。
什么、帮凶
前头那位夫人的死,您难道不是帮凶冯游问。
徐夫人叫道:我根本不知情!
那您为什么一直不嫁人冯游问,我想不明白,您是父亲的表妹,您一直不嫁人、一直来家里走动,您想让那位夫人对您说什么、做什么
不主动,不生事,就是无辜的吗
我不认为是这样。
要是再来一回,刚才在院子里,您会阻拦我吗
徐夫人哑口无。
她不晓得要如何自辩,或许意识深处,她接受了儿子的指控。
她也是有罪的。
思绪最混乱的时候,徐夫人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事情。
那时他们都还在家乡,冯家供着表兄在镇子里寻了私塾念书。
一开始有别人笑话他们,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龙生龙、凤生凤、老鼠儿子会打洞。
泥腿子就是泥腿子。
穷苦人就是穷苦人。
冯正彬怎么可能靠念书翻身
可笑极了!
等冯正彬成了童生、秀才,他们不敢再笑他,转头笑起了徐家。
徐家怎么能指望靠托举冯正彬来飞黄腾达
穷亲戚一辈子是穷亲戚。
最终,冯正彬高中了,徐家也搭上了东风。
她远离了那些见不得人好的乡邻,她成了官夫人。
徐夫人坚信他们一家都与众不同了,彻底走出了旧日困境,可以成为人上人。
但现在,面对着冷漠又凶狠的儿子,她一下子恍然大悟。
烂的。
一家老小,从根子里就是烂透了的!
自私自利至始至终都刻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。
婆母、夫君、儿子,甚至还有她自己,一家老小、谁都一样。
附骨之疽,一脉相承。
那就都烂着吧!
徐夫人的眼泪流干了。
她睁着酸胀的眼睛,与那嬷嬷道:愣着作甚扶老太太去床上静养!再将地上收拾干净!
嬷嬷眼神瞥向冯家老太太。
给你发月俸的是我、不是老太太,徐夫人又道,你分得清吗
嬷嬷打了个寒颤,忙不迭点头:奴婢分得清。
事已至此,她也不管老太太配合不配合,直接将人扛起来塞回床上。
老太太气得要发疯,张着嘴歇斯底里啊啊大叫。
徐夫人跟着进了寝间:您只要好好养着,不会亏了您吃喝,但您若是一定要闹,别怪我不留情面。
冯家老太太的叫声像要掀翻了屋顶。
嗓子痛得厉害,她顾不上,只能靠此发泄心中沸腾的愤怒。
能怪谁呢徐夫人走到床头,居高临下看着那张气愤到扭曲的脸,看着看着,她咧开嘴笑了起来,您刚才也听到了,是游儿自己想动手。
从您和夫君害死金氏那一刻起,冯家的路就注定了。
我了解您的。
最先动手的一定是您,您筹划着杀金氏,您让夫君帮您一起。
您养出来的好儿子又给您养了个好孙子。
这是冯家应得的!是您应得的!
那个词是叫‘咎由自取’吧
冯家老太太几乎把眼睛瞪裂了。
什么叫她应得的!
她一辈子勤俭,起早摸黑供儿子念书,让一家人到了京城。
她为什么要杀金氏
还不是为了为了正彬,为了冯家
好不容易熬出了头,怎么能被金家拖累
他们又不是什么有底气的人家,根本经不住那种波折。
说来,这能怪他们吗
正彬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官。
要是太师早早把正彬扶起来,让冯家在官场上有头有脸,他们固然救不了太师,但勉勉强强能保一保金氏。
她是讨厌金氏不假,但金氏当时怀着孩子,那是她的大孙子!
但凡能保,她才舍不得伤了她的大孙子。
她的一生奉献给了儿子、奉献给了冯家,她是冯家的功臣!
可老来她得到了什么
她的命好苦啊!
儿子死亡的悲痛、孙子背叛的恼恨、不能语和动